这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。

毕业之后,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,毅然决然的来到上海,拼了这么多年,就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,撞南墙,加过班的日子,996的日子,朝九晚五的日子,都经历过,平时在路上走的很快 ,生怕走慢了就会落后别人一样,这么多年的闯荡,好像一直都在赶路,却依然一事无成。

一晃快8年了,每次都是只顾着走路,从没有抬头看看方向,辛苦吗?肯定辛苦,奋斗过吗?肯定奋斗过,上海这座城市,如果自己不奋斗,那么这个环境也会逼着你奋斗,如果你还继续冥顽不宁,我行我素,那么它将以最严厉的手段去制裁你。

现在回头想想,感觉人生充满了悲剧。

上小学那会就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,是继续在外省上初中,还是转校回到老家上初中,两个地方教材完全不一样,如果在外省上初中,学校各方面条件好很多,而且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,但是回老家高中就完全跟不上了。高中是必须要回家上的,因为要回到户籍所在地考试;如果回到老家,就能提前适应老家的环境,但是得寄人篱下。

我当时也很纠结,左右为难,又害怕离开父母,做留守儿童,同时也害怕跟不上老家的节奏。父亲给我的意见是先参加这边的小升初考试,志愿填最好的那个初中,如果能考上那么就在这里上学,结果那次考试结束,最终录取线是271分,我是270,以1分之差最终错过了在外省上优越初中的机会。

高中本来也有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去一个著名的军校,结果高考又是以几分之差错过了机会。但是那时年少,年少轻狂,总想着会有更光明的未来在等着自己,既然这次没发挥好,就绝不后悔,也不会去复读了。现在想想如果那时候能从军,至少有一个稳定的生活,不用像现在这样四处奔波。

到现在 ,工作了这么多年,每个行业都浅尝辄止,不是业务的专家,更不是技术大牛,也没有精通哪个领域。就在工作的这条大河里,左边一锄头,右边一锄头,哪里需要抛一下,就往那个方向使劲,随波逐流。

古代人常说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耳顺。我觉得自己已经远远的落后于同龄人了。

为什么突然创建这个博客?可能是由于这么多年,只有写作这件事是陆陆续续的坚持了,之前也在公众号,知乎,小红书等等平台写过一些东西,写来写去,总觉得是别人的一个平台,我就想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平台,我把所有的内容,自己想写的,不想写的,能发的,不能发的,统统都放在上面。也许是陈年旧事,也许是流水账,也许是一些虚拟的创作,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,时间一去不复返,文字记录却能够流传很久,它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据。

会坚持更新多久?这个不好说,也许下个月就会断更,也许我能坚持很久很久。借用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的一句话,这世界上哪有金汤一样的河堤?所以我觉得这世界上哪有十拿九稳的事?像我这种三分钟热度的人,很难长时间的去坚持做某件事,也许生活根本就不想,也不让我去坚持做某件事吧,能更新一天就是一天。

现在都是短视频时代,长视频都比以前看的人少了,但是还是喜欢用文字记录,文字有视频无法替代的功能。

如果我的文字打动了你,触动了你,或者触怒了你,或者浪费了你的时间,都可以联系我,虚心接受一切意见,欢迎欢迎。

hekouwangyutian@outlook.com,这是我的邮箱。

这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喃喃。

写于公元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号